2035年的中国交通: 线网规模约70万公里 基础设施网联智能化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近日印发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。《规划纲要》要求,到2035年,基本建成便捷顺畅、经济高效、绿色集约、智能先进、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,交通基础设施质量、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。
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
《规划纲要》提出,到2035年,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、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、县级节点有效覆盖,有力支撑“全国123出行交通圈”(都市区1小时通勤、城市群2小时通达、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)和“全球123快货物流圈”(国内1天送达、周边国家2天送达、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)。
“国内国际新形势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、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,必须更加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,注重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和智慧发展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说。
就运输需求来看,无论是客运,还是货运,都将继续稳步增长。据预测,预计2021至2035年,旅客出行量(含小汽车出行量)年均增速为3.2%左右;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速为2%左右;邮政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为6.3%左右;外贸货物运输保持长期增长态势,大宗散货运量未来一段时期保持高位运行状态。
为此,《规划纲要》提出,到2035年,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(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、空中及海上航路、邮路里程)。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,公路46万公里左右,高等级航道2.5万公里左右。沿海主要港口27个,内河主要港口36个,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,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。
建设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
《规划纲要》部署了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、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、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等三方面12项重点任务。其中,在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方面,《规划纲要》提出了4项任务:
一是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。构建以铁路为主干,以公路为基础,水运、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。
0人
- 每日推荐
- 股票频道
- 要闻频道
- 港股频道


- 指数午后低位盘整 碳中和持续走高
- 注意!国际大佬已悄悄潜入A股
- 透视龙虎榜:机构小幅买盘试手氢能源 拉萨军团霸榜美邦服饰
- 4月6日主题机会汇总:显示驱动IC供需缺口高达50% 新一轮涨价潮将于4月开启
- 变频智能芯片吃紧本土配套率不足 部分家电价格或上涨10%-20%
- 100%中签机会来了!没钱没股也行
- 《我的姐姐》爆火!背后公司曾押中李焕英 股价已跌超两成
- 集装箱船批量接单 今年国际造船市场订单可观
- 稳稳赚!14天期年化3.8%活期理财七日年化2.6%
- 证监会29张“罚单”直指投行业务违规 涉多家券商